话说,庄达运为了小玉的调动,毅然决然地辞去原文法学院院长职务和工作,接受了古都一家理工大学的引进,并顺利把小玉也带入到大学入职。在新的工作单位,没有档案,能够入编并照常工作,还做学院院长,工资还比原来的单位高许多呢!不得不说,这是改革开放、解放思想带来的红利。
一天晚上出去散步,庄达运看着霓虹灯下的古都城墙,十分感慨地对身边的小玉道:“终于从小地方来到这六朝古都,后面就是要努力建设好我们的家园,好好地过日子了!”
小玉在一旁,也是十分的高兴,一只手挽着庄达运的胳膊,附和道:“是啊!后面就背靠大树好乘凉了!哈哈!”
“不光是乘凉,还要冷暖与共,携手到老呢!”庄达运的这一梦想,立即唤起了小玉的共鸣。
偶尔回到原来的钢城大学,常被同事们戏称“发达地区来的人”!
俗话说,端了人家的碗,就得受人家管,给人家干活。而且还要好好地干呢!因为人家又给钱,又给权的嘛!
庄达运闲下来的时候,总免不了与原来的单位做些比较,新单位的确阔绰许多。首先,一百四十多人的工资奖金都在学院账户上。因为全校实行工作量核算按比例切块到二级学院,由二级学院自行分配,这里的余地就非常之大了。除此之外,行政办公经费也比钢城大学多好几倍呢!
回想起刚来时,计划以项目带队伍的方案,真是一件有预见的事。不过,当初的想法也的确显得十分的保守。想想那个操作过程,真有时让人啼笑皆非!区区几万块,还要大动干戈,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上下动员和遴选,整合了十个团队,集聚了近四十名青年教师,凝聚了十个项目,花了三万元。
当时最头痛不是学院没有钱,而是如果这些项目从学院拨付,就只能算作学院项目。这样的成果在有些工作中不被认可。如果变成学校出经费,那就成为了校级课题。这样的项目,对于青年教师报奖或申报职称,都会有利。这一切都得益于英雄不问出处工作思路!
经过做工作,最后以教务处和科研处联合发文,给每个项目拨款三千元,学院再同比例配套。一个课题组可以有六千元的研究启动经费,要求发表两篇及以上论文,就可以结题。这些项目很快就收到了效益,对学院科研工作来说是一个多么快捷的方式啊!这在钢城大学几乎是不可能的。记得当时在一次征询文科意见座谈会上,大家提意见,要求学校加大对文科的投入,后来每个课题就给了六百元,几个重点课题每个项目才拿到一千元!发达与欠发达,不可同日而语啊!
一天下午,英语专业的一中年老师来找院长审批报销单。那人一边填写报销单一边问道:“庄院长,如果课题完成得比较好,比如一个课题组以三篇核心刊物的文章结题,你们有没有考虑给予奖励呢?”
这话问的很有道理,现在发论文,大都是需要版面费的。一篇省级刊物,一般1-2千元;一篇核心刊物文章的版面费可能就需要五千至一万元。如果一个课题组能够发三篇核心,那至少一万五千以上。
“哎,您说的很对!”庄达运同意道,“我最近也在考虑奖励的问题。我们准备出台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,其中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科研奖励的问题。不仅发表论文,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,申报各级课题也要得到相应认可和奖励。”
“那太好了!”
新的学期开学不久,学校召开中层干部大会,布置学校工作。其中两项,最为重要。一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,学校明确了最终目标:优秀等级。二是学科建设,根据省教育厅的精神,2005年的学位点申报工作即将启动。
庄达运意识到,两项工作虽然难度很大,但也是最容易出彩的地方啊!
外语学院自2001年两校合并后组建以来,基本还是处于低水准运营。公共外语老师有八十多人,绝大部分是讲师和副教授,没有教授;三个外语专业,也基本上是副教授老师在撑着,没有教授。教学基本能够维持,科研就比较落后了。很多老师甚至搞不清教改课题与科研课题的差别。这样的状况,在有很多博点的强势工科面前,当然就显得特别low了。
庄达运经过仔细分析,认为:在科研方面,落后是一下子无法解决的,最多只能做些雪中送炭的事,正所谓身处谷底,稍上一步就是上台阶了。但在教学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,还是有提升的空间,比如搞教学改革,搞人才培养优化等。
在周一下午的党政联席会议上,庄达运先传达了学校本学期工作要求,然后就外语学院本身的情况进行了简单分析,最后道:“刚才是学校这次会议的精神,结合我们学院实际,我想谈几点工作思路,看看大家有什么高见。首先,我想需要成立一个“以评促建”工作领导小组,我和书记任组长,教学副院长和副书记任副组长,系部(室)以及学办主任为成员;另抽调1-2名教师专职做材料收集和归档工作。其次,修订并完善外语学院年终业绩考核及奖励办法。第三、要抽调专人,负责硕士点申报准备工作。第四、开拓创新,加强人才引进,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。第五、成立外语学院校友会,依托杰出校友,拓展外语学科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。”
经过讨论,大家一致同意庄达运的近期工作思路,并要求学院办公室制定详细工作计划,把具体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个人头上。
评建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基本顺利,当然与很多主任们的辛苦劳动是分不开的。他们每个周末几乎都要在办公室加班一次。
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,外语学院在全校的第一阶段抽查中成绩优异,一下子进入到了第一方阵,引起校领导的赞誉。
庄达运清楚,白纸上写字,容易显眼,也容易博眼球。但要给这些字做美边,就要做过细的工作,下更大的功夫,有时候还不一定能够给人美的感受。工作也一样,起步了,要把它做细,下的功夫可能要超过前期劳动量的几倍。
特别是,以评促建的关键是老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,没有优质的教学过程,那只会糊弄上级,收不到以评促建的真正效果。
在梳理以往教学档案时,各系部的情况不尽一样。有的系部主任平时就很负责任,归档材料比较齐全。有的系部头头精力不在学院,因此归档材料欠缺很多。这样领导小组就得督促系部及时收集。该收的收,该补充的就得补充。
收查教学管理材料的工作在外语学院的一个会议室进行。周末加班的时候人数最多,一般都有十来个人,主要都是各系、部的相关负责人。
一个星期六的下午,英语系的主任和副主任都在忙着督查前一个学期的教学材料,发现有几位老师没有提交考试试卷和相关试卷分析材料。于是,就电话通知相关老师,尽快来办公室,补交。其中有一位余老师,就是庄达运来这个学校前要准备竞选院长的前系主任,在提交材料方面拖拉推脱,后经几次催要,终于同意来办公室一趟。
又到了周六,上午的时候,这位余老师来到办公室,显得很不耐烦。“你们是不是在找茬?”他毫不客气地质问英语系桂主任。桂主任就耐心地跟他解释,希望他能够支持配合。
“我没有你们那么清闲,你们如果非要我补充什么材料,我就写个说明,签个字。”他余气未消地道。
“那可不行,如果都这样,那就是我们做老师的管理不到位啊!”桂主任坚持道,“要不,您把学生的试卷拿过来我们大家一起帮您做?”
“你什么意思?对我不放心?”
“哪里,不是帮您解决问题嘛!”
“我才不要你们这种黄鼠狼给鸡拜年呢!”
本来桂主任是想帮他解决问题的,看他这么不讲道理,也就不太想搭理他了。
这位前主任老师看到没有人搭理他,便撂下一句狠话,要走人:“我来了,你们又不说话了,耍猴啊!他妈的!”
“哎,余老师,你可不能骂人啊!”
“我就骂你了!怎么样!”
“您是副教授,有一定的知识水平,与动粗骂人,不相配吧!”
“我就这样,看你能把老子怎么样?!”
这时其他人也都围过来,解围。这余老师看人都围着他转,更来劲了。
“老子今天不但要骂人,我还要打人呢!”
这时,桂主任也是忍无可忍,就回了一句:“骂人,无知;打人,犯法!”
“我就打你,”说着,他真向前跨了两步,抡起拳头,砸向桂主任的头部。桂主任赶紧一低头,拳头扫在了右肩头上。这时,其他人赶紧抱住余老师,把他往门外推。桂主任这时也气得脸红脖子粗的,虽然没有还手,但还是给隔壁的庄达运发了个短信。
庄达运也听到隔壁的动静,推门进来了。正好这时其他老师,抱住余老师,向门口运动。
“怎么回事?”庄达运见状心里有些吃惊,但表面上还是比较冷静地问道,“好像很热闹啊!”说到最后几个字,显然声音有些提高。
“不交材料,还打人!”桂主任瞪着眼睛,怒视着余老师。
“哦,余老师嘛?正好我要找您呢!”
“我今天没有空,换个时间吧!”说完,余老师拉开门,转身就跑掉了。
庄达运知道,这时候如果硬杠,肯定不会有好结果,但他这种坏的品质如果不能及时揭穿、批判,后面工作不好做啊!
于是,他立即给书记电话,叙述了经过后,便问书记道:“您看这样的事,怎么处理?”
“我们周一的联席会可以讨论一下,看看大家意见吧?”
“我觉得,必须严肃处理,否则,后面工作不好办啊!”
“嗯,”书记呻吟了片刻,“也的确是。”
在周一的党政联席会上,庄达运如实叙述了发生的骂人和打人事件,并提出自己的看法:“对于这种与教师品质不相符的行为,必须严肃制止。是不是先请书记找他谈一次,看看他的认识。写出检讨并赔礼道歉,否则,必须给予处分。”
书记没有接话。其中一名副院长嘀咕道:“这人就是品行差,上次学生就反映,他利用上课的时间,在课堂上向学生兜售他自己在校外辅导班上编写的辅导书籍。”
庄达运感觉,书记在这件事上有一点不公,总觉得起初院长没有给他当,希望这事就大事化小了。
一个星期过后,又是党政联席会。当庄达运再次提到对余老师打人事件的处理时,书记还是没有进一步的信息补充。
庄达运感到,这事不处理,就是纵容邪气!也正好需要一个机会来立立威!其实,这一个星期里,庄达运已与人事处和教务处都做了通报,处理的尺度心里也大体有了谱。
看到书记没有就此事发言,便主动提出处理意见:“我们的以评促建工作刚刚开始,如果这种歪风邪气不刹住,后面工作不好做。我也和人事处、教务处领导沟通过,对余老师的行为给予记过处分,一点不过,并责成其检讨、认错。如果他做不到,下学期不排他的课,年终考核定为不合格!”
班子里,一教学副院长是他学弟,自然不会先表态。这时,书记终于还是表态道:“庄院长说的有道理。虽然我们不愿把矛盾激化,但这事的确是他的错,应该由他自己来承担责任!”
院长看了一眼书记,表达了感谢。一般来说,院长和书记都一致了,班子成员即使有不同意见,也就比较好做工作了。
为了慎重起见,庄达运建议教学院长先把党政联席会的意见跟余老师通报一下,行使告知的义务。如果有不同意见,就让余老师来找院长和书记。
这件事的处理,还真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。自此后,再无老师敢打骂领导的。一次教学检查例行听课,庄达运正好被安排去听那位余老师的专业课。
听课之后,余老师十分清高地问道:“院长大人来听课,有什么赐教的吗?”
这余老师本科是国内一所大学毕业,硕士是在英国完成的。自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不错,还在外面开设了一个语言培训学校,挂名教授、校长。
“余老师您这门专业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,对学生来说,有一定难度。如果您能够利用一些现实中的例句,来解释那些理论问题,可能效果会更好吧!”
听了庄院长前面的话,余老师还感觉有些得意,可听到后来的建议,脸上泛起了红晕快挂不住了,但一时语塞。
“呵呵,院长,你说的很对,这课真不好上。不过,你的建议,我会注意的!”
“我只是就事论事。您在外面也做校长,老师上课,如果只会照本宣科,那肯定需要改进的吧?”
“对对,当老师,就要学会因材施教嘛!”
“所以,我今天的建议,希望您能够理解!”
“肯定理解!”
“此外啊,我还得加一句,您在外面不管是做校长,还是做教授,我都不会介意。我所介意的是,您在我们这里上课,就必须把课上好,把我们交给您的任务完成好。这一点要求,我想您这位做校长的肯定能够理解吧?”
“哈哈,能理解!”
有人认为,教学主要是老师的事;也有人觉得,教学关乎教和学两个方面。庄达运在教学中摸爬滚打近三十年,最深刻的体会是:教学牵涉教、学、管三个方面,缺一不可。其中,学是主要因素,是内因;教和管,是外因。如何让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,便是教师和管理者始终要思考的问题。这里还牵涉到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正迁移问题,即教师和管理者的言行都对学习者有重要影响。积极的、向上的规范行为,会产生正面的影响,否则就会产生负面影响。
期末的一次考试,根据要求,学院实行教考分离。试卷在考前半小时才交到监考人员手上。因此,监考人员必须提前到考场,领取试卷并布置教室。学院的一名系副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主监考,却忘记了监考这件事。等到考试开始后,其他监考人员打电话报告了学院和教务处,学院再通知这位主任,已经来不及了。只好临时由学院的办公室抽人去顶替。
严格地说,这就是一次教学事故。怎么办?
事后,大家都在看着学院对这次事故的处理。如果不处理显然说不过去,但处理轻了,何来公平公正?
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上,庄达运先请教学副院长叙述经过,并提出处理意见。教学院长讲述完情况后,补充道:“按照学校的规定,这就是一起教学事故。但考虑到是系副主任,看看是否可以从轻处罚?”
其他几位都把眼光转向了院长和书记。书记倒是很老练,抬头看了看庄达运,道:“这事说大也大,说小也小。看看院长什么意见?”
庄达运听得出来,如果这事可以变小,那上次打人事件不是也就可以变小了?庄达运端起前面的茶杯,喝了口茶,道:“情况大家都清楚了。这事如果不处理,肯定不能服众。作为系副主任,自己都不能按章办事,那怎么要求别人?我建议还是按章办理。这对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也是有好处的!”
最后,大家一致同意给予该副主任教学事故三级的处理。庄达运在散会前补充了一句:“我们做事,一定要考虑充分。给予系领导教学事故处分,如果该同志能够正确对待,那一切都好;但如果不接受,还可能会辞职,这个结果,我们也要有所考虑。请教学院长多费心,做好预案!”
几天以后,教学院长打电话给庄达运:“庄院长,真如您所料,那个系副主任打电话给我,要求辞职不干了。下面怎么办?”
“这样,你先跟她说,如果真要辞职,请她打一份书面报告,我们研究后,回复她。然后,你就按照我们那天的预案去做,先找那个系的主任沟通一下。周一班子会上,我们来研究。”
好在事前有了预案,系里的工作没有受到一点影响。
教学工作,再困难,只要认真了,都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。最难办的是做人的工作。
庄达运来到新单位,直接做了外语学院的一把手,再怎么平衡,都会产生矛盾,特别是要提倡公平公正、一视同仁,肯定免不了得罪一些人。
先期的打人骂人事件,加上后来的教学事故处理事件,无形中就得罪了两个当事人。虽然事后也跟余老师沟通过,但在余老师心里仍然有阴影。那位系副主任辞职后,也是耿耿于怀。关键是这两个人很容易就能够链到一起,形成阻碍,甚至影响大局。
一次全院教职工大会上,书记在台上主持,庄达运做学校“以评促建工作再动员”精神传达报告。中途的时候,台下传上来一张纸条,上面写着:“老师对学生必须讲真话,实事求是。领导为什么让我们讲假话?”
书记看了看纸条,然后传给了庄达运。庄达运刚把学校的工作要求传达完毕,正在结合外语学院的实际,提出工作改进意见:“根据学校的要求,我们外语学院经过大家的努力,现在的教学秩序有了很大好转,但还存在一些侥幸心理,总觉得那么多人、那么多班级、那么多学生,刚好会检查到我的班级吗?一旦有了这种认识,工作就会掉以轻心,很难自觉地用以评建工作的高标准要求自己。比如,教学过程的精心准备,教学效果的正确预判等等。”
这时,看到书记递过来的纸条,庄达运稍停了会,扫了一眼那上面的字,就知道怎么回事了。
庄达运没有直接拿纸条说事,还是继续道:“我以为,教学评估不是和老师们过不去,而是督促办学主体的学校进行反省。因为教育教学本来就应该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来进行的,就像比赛,哪种比赛不讲规范啊!其实,任何一种游戏,都有它自身的规则和要求。教学也不例外。从这种意义上说,领导提出要求,实际上是在纠正过去的错误。作为老师,也是在纠正以前的不规范。这和说假话、整老师,是毫不相干的!”
庄达运停顿了一下,抬头看了看下面。
会议结束后,书记坐不住了。他私下里要了解写纸条子的人,这递条子的方式,不是反映问题的好方式,会给不明真相的人带来许多误导。
经过盘查,说是余老师让前面的人递的。于是,书记把余老师约到办公室谈话。这余老师也是做贼心虚,他也知道鼓励老师跟领导作对,肯定不好。就撂了一句:“反正不是我写的,我只不过把它递出去了。”
“那你不就是受到别人的影响了吗?其实,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啊!”书记道。
“我当时看到,感觉人家也是想出口气嘛,我就帮了一把啦!你们对人家也太严格了吧!不要动不动就处理这个、处理那个的!我们这些人都是大革命锻炼过的,谁怕谁啊!”
“现在是法治社会,都是成年人了,不能意气用事的!作为大学的老师,如果不按照法律办事,将会被淘汰的。老余啊,你这种思想要不得!”书记带警告地道。
余老师看书记越说越认真,不像平时请他喝酒时那么随便,也就没有再敢多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