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段时间,达达鄂以御前纠察大臣的身份,视察各行省。
各行省官员知道达达鄂是个不好对付的大员,因此都小心翼翼,收敛谨慎,务求不被挑出毛病。
达达鄂首先到的是第二行省。
第二行省位置在京城西北方向,边界与京城特区接壤。
行省行政长官带领三名副手(助理)亲自到边界迎接达达鄂一行。
行政长官五十多岁,身材高大,脸上有几道隐约可见的刀疤,举止颇有武士风范。
达达鄂来前已知道:行政长官早年时确实是一名骁勇善战的武士。从起义那天起,他一直在国王(当时为义军统帅)卫队中任护卫亲兵,跟随国王身经百战。在著名的洛玛战役中,他是死守在国王身边浴血奋战的勇士之一。
达达鄂对这位凭忠诚和战功担任封疆大吏的前辈怀有深深的敬意。
主客骑z在马上边走边谈。
行政长官对达达威的早逝唏嘘不已。他说:令尊达达威大人是一名正直伟大的武士,我一直十分敬仰他并以他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。相信您(达达鄂)定能承继父志,为伟大的国王陛下及帝国强盛奋斗终身。
达达鄂回应道:我正是这样想的。此次是我第一次巡视帝国各行省,代表国王考察了解帝国百姓的生活状况,评价官员们的政绩优劣。帝国建立已经二十余载,就像一幢多年的房舍,必有破损污垢之处,如不及时修缮,漏风漏雨是可以预见的。
约半个时辰来到行省所在的城镇,主宾步入行省官邸。
落座后,达达鄂问道:“行政官大人,我想了解一下贵省百姓的生活状况,请您做一些介绍。”
行政官:“我的辖区共有帝国臣民约三百万人。这里土地肥沃、物产丰富,在国内来说算得上是富庶之地。居民中大约有三成属于富户,约七成属于中等生活水平以下。七成中有四成生活比较贫困。”
达达鄂:“贫困的原因何在?”
一旁的财税助理答道:“据卑职所知,这些穷人大都是好吃懒做之辈,整日游手好闲,不思进取,所以落得如此下场。”
达达鄂:“贵省有三百万人口,七成就是二百万;二百万中的四成就是八十万。难道你们这里竟有八十万好吃懒做、游手好闲之人?这怎么可能!”
在座的监z察助理说:“本地百姓历来勤劳,并非好逸恶劳之徒。据卑职看,征费逐年加重是重要原因…。”
话未说完便被财税助理打断,道:“大人,征收税赋乃天经地义之事,也是臣民的义务。如果没有税赋收入,拿什么维系帝国正常运转?举个最简单的例子:你我的俸禄从何而来?再说,税务总管哈拉丁大人一再强调:帝国百业待兴、正值用钱之际,必须克服困难、把该收的钱一文不差地收上来。卑职是格陵兰亲王委派的财税助理行政官,必须对国王陛下、亲王殿下及哈拉丁大人负责。”
达达鄂:“朝廷每年都下拨接济贫民费用,这笔钱用在哪里?”
监z察助理看看沉默不语的行政长官,又看看满不在乎的财税助理,然后小声道:“救济款都用来填补征收窟窿了。”
财税助理耸耸肩道:“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。卑职总要完成朝廷下达的征收任务吧?”
达达鄂道:“今天先谈到这里。诸位大人请回吧,我与行政长官大人再谈些事情。”
三位助理起身离去。
达达鄂:“大人怎么看?”
行政长官叹口气道:“百姓已经不堪其负了。”
达达鄂:“税赋是帝国早有的法规,过去也没听说因税赋而致贫,为何现在就吃不消了呢?”
行政长官:“大人您不知道。过去只有简单的几种税,现在已经增加不少,其中最要命的是‘助建费’。”
“哦,何为‘助建费’?”
“就是为陛下在各省修行宫所交的费用。您想,百姓能承受得起吗?交不起的,一家之主被抓进监狱,何时交足何时释放。”
达达鄂:“这是不对的。把家长抓起来,谁去凑足欠款?我这就让监z察助理将这些人全都放回家。”
“遵命!”
达达鄂在行政长官陪同下,来到建筑工地。
这是一处依山傍河的好地方。
行宫背靠青山、面临绿水,起伏的楼阁顺着山势延续着,规模极宏大。
工程进行了大半,远远望去,无数的民夫排成长列,搬运着石料、木材及各种各样的东西。
两位高z官默默注视着眼前的场景,久久无语。
过了很久,不约而同地长吁口气。
达达鄂:“战乱刚平息,民众尚未安定,却把财富用到这里…。”
行政长官:“各行省都负责修一处行宫,朝廷又不给多少经费,让我们自筹。我每天想的第一件事就是筹款。我原想少点花钱、修个简单的阁楼就行了,可格陵兰亲王知道后把我一顿臭骂,说我藐视国王、玩忽职守,还说若不是看在我昔日保卫国王的功劳上,早该撤职问罪了。——您说,这官当的还有何意思!”
达达鄂:“其他行省情况如何?”
“各行省争奇斗艳、花样翻新,务求压倒别人,讨得国王欢心。”
“这样下去,百姓怎么办?”
“各行省官员满脑子想的是媚上争宠,中饱私囊,有几个顾得上老百姓?——唉,我哪有资格说别人,其实和他们也差不多!”
达达鄂想了想,语气坚决地说:“伟大的国王陛下可能并不知道事情闹得这样大。回去后,我会把我的所见所闻报告给陛下,恳请他停止这些有害无益的工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