忙碌的日子,时间总是如烟般飘缈,稍纵即逝;仓促的脚步再也无法定格在不变的记忆中,只好目送着分分秒秒,在滴答声中渐行渐远。
根据本县教委要求,所有高考报名人数需要在11月3日报上去。公社要求以大队为单位,将各大学、中专报名申报名单汇总,11月1日前报公社知青办。
10月31日,中心学校校长将汇总的教师申请书,送去书记处过目。一共10位教师报名,其中报考大学的3人,报考中专的7人。中心学校四人报考,庄达运和章乔报考了大学,邵老师和何老师都报了中专。
书记一查看,少了一份。书记十分关切地问道:“庄达运报了没有?”
“报了。”
“那就好!”
可校长找了半天,没有找到,就缺少了庄达运的申请书。校长只好说看到过,可能自己忙丢在办公室了。
书记再三叮嘱,“回去找找,如果找不到,让他补一份嘛!”
看似关心,其实校长心里也明白。
书记还把本大队其他知青的报名情况,一并交给了校长,请他汇总后送公社知青办。
校长回到办公室,怎么也找不到庄达运的申请。只好让学生把庄达运找去,重新写了一份,并顺便帮校长做了个统计。
全大队报考大学的一共17人,报考中专的一共30人。
11月15日,应该可以拿准考证了,可章乔打电话问公社知青办,说还没有到。16日,庄达运又打电话问询,那边说17日下午估计会到,让大队18日派人去取。
校长汇报书记后,18日是周五,如果不去取,就得到下周一。为了关心大家,校长决定自己跑一趟,一边通知所有报考人员,18日下午来中心学校拿准考证,自己17日下午就回家了,准备18日早上从家里去公社知青办。
18日中午,陆续有报考人员早早地来到中心学校。校长是走家里吃完中饭过来的,下午两点才到办公室。
据校长说,全公社报考大学的有70多人,报考中专的有260多人;全县报考大学的1100多人,报考中专的3000多人。
拿到准考证,距考试只有二十天了,复习已到了关键时刻。其实,大家都心中无底。
周末的时候,庄达运去大学图书室,交换复习资料,顺便去杨帆那里看了看。杨帆也是十分繁忙,除了上课、批改作业,还兼有班主任工作。学校里的老师中也有七、八个报考大学的,但复习好像都是自顾自,相互很少交流。用杨帆的话“知识分子很清高,相互交流需谨慎。”
从杨帆那里出来,碰到大学教政治的王老师。这位王老师是庄达运在图书室表哥那介绍认识的,他是工农兵学员,比杨帆早来一年,开始时教历史,后来发现他特别能侃大山,就让他改教政治了。
他一见到庄达运,就十分关切地问道:“小庄,复习得怎么样了?”
“谢谢王老师关心,仍在努力呢!”
“政治、历史,有什么问题的,尽管来找我。”
“好的,好的。如果可能,最后几天,请您帮我理理政治,特别是时政这一块。”
“没有问题。”
庄达运几次与王老师碰面,王老师都十分客气,热心。但在杨帆跟前提到王老师时,得到的回应几乎都是负面的。
杨帆和那王老师都做班主任,好像在每年的班主任评比中,王老师性格开朗,对“优秀班主任”的称号总是势在必得。
据杨帆说,此人做人不地道。一次,王老师班的一女生与杨帆班上的男生谈恋爱,根据学校规定,在校学生是不能公开谈恋爱的。后来发现,这名女生怀孕了,男生不承认,弄得女生躲在宿舍哭得死去活来,同学报告了班主任王老师。
王老师就找这个女生谈话,连着谈了三个晚上,都是谈到深更半夜,才结束。后来,王老师准了该女生两个星期假,回去堕胎,没有给予任何处分。但王老师找到杨帆,要杨帆给他们班上的男同学处分。杨帆了解情况后,发现男生对怀孕提出异议是有根据的,这事也就拖下来,不了了之了。
再后来,人们发现该女生回校后,经常去王老师办公室,成了王老师的女朋友,毕业的时候,还留校了。
12月5日,星期一。公社知青办通知,所有报考大学的考生于9日下午六点前,自行赶到县城饭店,公社为考生统一安排住宿,食宿费用自理,家在县城的,自行解决住宿。这倒是一个好办法,庄达运他们这里离县城考场有四十多公里呢,早上根本来不及。集中住宿,起码保证了时间。
12月7日是星期三,下午的政治学习,庄达运和章乔都请了假。庄达运直接到了大学,约了王老师,给辅导一下政治方面的问题。
王老师还真是一个热心人,不仅给庄达运准备了五十道时政题,还花了四十分钟时间,帮庄达运猜了几道论述题,最后走的时候,还问庄达运考试有没有手表。得知庄达运没有手表时,让庄达运周五中午过来,他把手表借给庄达运,带去考试。
王老师的言行令庄达运非常感动。
12月8日上午,上完课的时候,章乔说油厂9日下午有车去县城,问庄达运要不要搭乘。
“那太好的,几点出发?”
“我来问问清楚,明早上午告诉你。”
9日上午章乔来的时候,告诉了庄达运油厂的货车发车时间大约在下午两点左右,让庄达运在他们家门口的路段等车。
上午课结束后,庄达运就到大学王老师那里,借上手表,回家吃饭了。
下午一点半的时候,庄达运拎着个书包,就来到马路边,等待油厂的汽车经过。两点一刻的时候,车子来了。车子上装着一些山草,上面坐了几个人,庄达运老远就看到章乔也在其中。庄达运就招手,请师傅停车。没想到,汽车师傅正在下坡,车速较快,停下来的时候已经走出了近五十米。庄达运赶忙跑过去,想从后车板上爬上去,但腿无处生根。前面的师傅以为人已上车,一脚油门,汽车开起来了。庄达运双手抓住车厢板,想翻上去,不成想,车上的草堆得过高,又没有固定,怎么抓也抓不住。
车上面的人也在帮忙,还是拉不上去。渐渐地,庄达运感觉支持不住了,心想跳下去,还是再坚持一会。跳下去,可能受伤,伤势可能不轻,不跳,那就要坚持着,但胳膊已经无力,眼看就要对下滑了。正在这时,章乔看还没有上去,立即敲车头驾驶员上方的铁板。司机可能觉得出事了,一脚下去,车煞住了。庄达运也正好滑落到地面。
站好身体之后,庄达运想爬上去,虽然车子停下来了,还是爬不上去,一是胳膊无力,二是草垛湿滑。最后,庄达运只好从车头部位爬了上去。
上了车,坐在草垛上,庄达运的心里像是翻江倒海似的,真是死里逃生,多么冒险啊!这哪是去赶考,简直是去玩命啊!以后再也不能这样鲁莽和冒险了!
下午三点多,汽车到了县城。庄达运下了车,谢过师傅,别过章乔,独自去找“人民饭店”。章乔也就直接回家住去了。
人民饭店好像被各公社包下来了,都是给考生住的。因为这里到考场比较方便,加上房间大,通铺价位比较低廉。经过打听,庄达运来的算比较早的,被安排在一个大房间,住了近二十人,都是一个公社的考生。晚上吃饭的时候,庄达运这个公社的考生基本都到齐了,见面之后,很多人都认识。
虽然认识,见了面也都没有兴趣聊天。吃完饭,各自又投入复习之中。
根据考试安排,第一天上午是数学,下午考语文;第二天上午考政治,下午考史地或理化;第三天上午考外语。
庄达运同大家一起考完了前两天,第三天上午是加试英语,卷面成绩共计120分。几门课程考下来,庄达运感觉都还可以,特别是最后一门英语最有把握。
章乔于周日晚已赶回学校,庄达运周一上午的课已请章乔和邵老师调剂了。
庄达运周一下午赶回家,立即去了大学,归还了王老师的手表。然后去杨帆房间,杨帆正好刚下课回来。两人简单交换了下感受,据杨帆体会,这次考试不难,看来他是胸有成竹了。庄达运虽然自我感觉也还算可以,但不知道阅卷标准,特别是语文、政治、史地和英语这些文科试卷,在判定正误方面是否会有些余地,宽一点和紧一点,结果会大相径庭。
最后,杨帆建议,反正考过了,是否到周围逛逛。庄达运想了想,有两个地方可以去看看,一个是岚龙山后面的鸡笼山,上面有很多景点。还有一个地方,离这里大约25公里,有个褒禅山,北宋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王安石,在他往舒州任职途中,游历了此山,举火探洞,还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《游褒禅山记》。但这个洞据说年久失修,现在很少有人去探访,如果要去,得要做探险准备。
经过商议,本周末先去后面的鸡笼山看看,褒禅山留待春暖花开的时候去,这样也有时间做些准备,特别是应急的各种准备。
按照约定,周六中午吃过午饭,庄达运收拾停当,就去找杨帆了。
12月下旬,天气已变得非常寒冷。
这一天是阴天,虽然没有下雨,但风吹在脸上,已有了刺痛感。
下午一点多钟,两个年轻人,上穿棉袄,下穿运动裤,足穿运动鞋,兴高采烈地向鸡笼山进发。
庄达运对鸡笼山是比较熟悉的,翻过岚龙山,穿过九龙山,再翻过娘娘山,就到了鸡笼山上的半山土地。
鸡笼山,旧名亭山,一作历山,又名凤台山。海拨240米。《太平寰宇记》载:“麻湖初陷,一老母提鸡笼登是山,因化为石,今山有石状如鸡笼,因名。“道家杜光庭所著《洞天福地记》,称鸡笼山为“第四十二福地“。因其山峦连绵,上冠巨石,状似莲花,为“一州奇胜“。山上有“三清殿“、“南天门“、“一线天“、“溶岩洞“、“百岁缺“诸景点。相传,东汉末年,高僧金佛、金乾、金坤三兄弟,在此悟道成佛。后人为之兴殿名“三清殿“。奉为三毛祖师,塑像供于殿中,殿内两旁为十八罗汉。内悬大钟一口,重千斤;大鼓一面,鼓面直径近2米。每逢朔望之日,各地群众前往朝山拜佛,络绎不绝,故有“江北小九华“之称。历代有李白、许泽、李思聪、杨万里、贺铸、朱元璋、庄昶、王元翰、戴重、汤懋纲等来过,都留有题咏。其中:李白《历阳壮士勤将军名界齐歌》诗曰:“太古历阳郡,化为洪川在。江山忧郁盘,龙虎秘光采。蓄泄数千载,风云何。特生勤将军,神力百夫倍。“唐许浑《题勤尊师历阳山居》诗曰:“二十知兵在羽林,中年潜识子房心。苍鹰出塞边尘静,白鹤还乡楚水深。春坼酒瓶浮药气,晚携棋局带松荫。鸡笼山上去多处,自属黄精不可寻。“朱元璋《登鸡笼山》诗曰:“罢猎西山坐拥旗,一山出地万山卑。崔巍巨石如天柱,撑著老天天自知。“
以上这些都是有资料可查的叙述,但关于鸡笼山的传说,当地人另有说法。据传,远古时期,这里是汪洋一片,海龙王是这里的主人。一天,玉皇大帝觉得海龙王的地盘太大,有意消减他的势力范围,就派泰山老君与之商量,把这一块水域给退出来。海龙王虽然一百个不愿意,但也不好抗旨不尊。一边答应,一边拖延。最后玉帝给了十五天期限。海龙王又从初一拖到了十五,才肯勉强退水,这期间,海龙王命手下虾兵蟹将把这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搬到东海去。但有一座金鸡山,怎么弄也带不走。十五日限期一到,海水退去,金鸡山露出真容。海龙王看那些虾兵蟹将搬不了金鸡山,就抡起宝剑,劈开了山顶上的鸡笼,想让金鸡飞走。玉帝得知后,非常生气,命天兵天将软禁了海龙王的九个龙子,镇在金鸡山的前方,有天兵看守。一天,天兵喝了些酒,睡着了。第八个龙子乘其不备,飞走了。其它几条也蠢蠢欲动,玉帝得知后,急命山神阻挡。山神在其前方又生一座山,名曰“拦龙山”。
事后一天,王母娘娘路过,想看看金鸡山,就在其对面的山头上住了下来。后人就把王母娘娘坐的山叫做娘娘山,金鸡山上已没有了金鸡,只剩一只鸡笼子了,就叫它鸡笼山。前面的九条龙虽然飞走了一条,还是被叫做九龙山,拦龙山变成了岚龙山。传说的版本虽然各不相同,大意都差不多。
后来人们为了朝拜金鸡,在山顶上还修建了庙宇,铁瓦石柱,初一、十五敬香,香火一直很盛。山上也有几处景点,值得人们探险。其中,有仙人洞,百岁缺,金鸡洞最为出名。据当地老人说,金鸡洞很神奇,洞口在半山腰,没有很好的攀登技巧,一般人很难上得去。有一年,一乡绅出招,说谁能够到洞里探险,奖励纹银五百两。一小伙子接招。他请乡人帮他准备了一筛子蜡烛,作为照明用。他攀上洞口后,即点燃一支蜡烛,然后就捧着一筛子蜡烛朝里走,先是比较陡的一个坡,下去后,凉气袭人,洞道有时宽有时窄,但总体还是比较好走的。他一直往洞的里面走,蜡烛烧完了一支,接着点燃第二支。一直把一筛子蜡烛烧完了,才看到前面有亮光,接着又听到水声。最后,他走出洞口,原来发现自己已经到达江边。但自那以后,所有进去探险的人就没有活着出来过的,有人说里面给蛇仙占居了。
多年以后,日本人占领中国。几个日本兵也听说了这个山的一些故事,特别是对金鸡洞十分感兴趣,说不准还能淘到宝贝呢!
一天,他们几个人,带着枪,找到当地的一老者带路,说去鸡笼山探险。老者把他们领到鸡笼山脚下,用手指给他们看金鸡洞的方位。正在这时,老者惊奇地发现,洞口挂出来一根黑粗粗的“绳子”。开始,老者以为有人在登山,但仔细一想,绳子也不可能那么粗。几个日本兵也看见了,显然不是绳子。于是他们慢慢向跟前靠近,走过娘娘山,看得更清晰了,那不是绳子,一直从洞口,延伸到半山土地旁边的池塘。老者立马意识到,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蛇仙。日本兵听后,立即抄起手中三八大盖子步枪,对准那根“绳子”射击起来。起初两枪,没有什么反应,又打了几枪,只见那“绳子”往洞里缩。最后竟然发现“绳子”头出现在半山腰,有锅盖那么大。日本兵又打了几枪,“绳子”完全缩进去了。虽然没有确认是否蛇仙,但几个日本兵也不敢贸然去洞里探险了。
这些故事,庄达运在来登山前就跟杨帆吹过多次,要不然杨帆也不会一直惦记着要去看看。对庄达运来说,这里他们几乎每年都要过来一趟,要么是春天踏青,要么就是秋天过来野营学军。
这次过来,虽然是冬天,但环境还是那样。杨帆跟着庄达运先登山,一直攀爬到山顶。据说“大革命”前,这上山有锁链,中途还有个山亭,相对比较安全。红卫兵后来扫“四旧”,不仅拆了上山的锁链,还扒了顶上神庙。现在上面的庙宇只剩残垣断壁了,但周围还是有不少烧香的痕迹。
山顶上,跟山下就是不一样,除了眼界宽了许多视野开阔了许多之外,还有就是冷,北风吹过,冷得脖子都不敢伸。东边的百岁缺上,寒风凛冽,平时跨一下,都担惊受怕,生怕用力过猛,掉到前面的悬崖下,今天这天气也就没有必要去冒险了。下山后,感觉没有尽兴。那个金鸡洞在西南面的崖壁上,上不去,但东南面的仙人洞是可以爬上去的。
“仙人洞要不要去看看?”庄达运问杨帆。
“上去看看!”
这个仙人洞在山腰处,没有现成的道,但可以攀着石头上去。
两个年轻人,攀登起来倒是很轻松。庄达运先上去了,在洞口处也把杨帆拉了上去。
洞口有一人多高,但成立式月牙形,里面有约六平米。沿西壁有个石床,前方有个石桌,洞口处有个敬香的地方,下面是拜垫。
“咱们既然上来了,也要烧个香吧?”庄达运建议道。
“没有带香啊?”
“这里有一些,好像别人没有烧完的,我们把它烧了,求得菩萨保佑嘛!”
庄达运还在旁边的石台上找到了一盒火柴,但怎么也划不着,好像受潮了。杨帆一摸口袋,有火柴,一连烧了几根,终于把香给点着了。
庄达运从地上捡了些纸香袋,点燃后也烧了起来。不一会儿,里面烟熏火燎,人在里面被熏烤得厉害。两位决定出洞。
上山难,下山更难。还是庄达运先下,得像攀上山时一样,慢慢退下去。杨帆准备下山时,里面的火突然窜了上来。庄达运建议,把拜垫扣在上面,压压火头。杨帆转过身,弯腰捡起地上的拜垫,扣在了香火上,火头果然小了许多,但烟更大了。
下来之后,两个人说说笑笑,来到山脚。回过头,看了看山顶,山腰处冒出的屡屡青烟依然清晰,活像一位老大爷在抽大烟,正一口一口地向外吐着烟圈呢!庄达运除了一种快感外,突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“我们把拜垫给烧了,神仙会不会怪罪我们?”庄达运问道。
“哪有什么神仙?我是唯物者,从不相信迷信。呵呵!”
“那是书上说的。现实中有很多事,按书上的理论是解释不了的。比如,我们学校下面的一个村子里有个会“上马”的妇女,平时好好的,突然会有附体感觉,然后就晕过去了,但口中说的话却有板有眼的,还会帮人看病。根据规定,这样的人要抓起来的,鉴于她是生产队指导员老婆,就把她送公社医院去了。”
“后来呢?”
“几天后回来了,就像好好的人,下地干活,与人交谈,都正常。好像她自己也清楚,不要这样,但到时候就是身不由己。”
“那我们今天烧了拜垫,看看有没有什么灵验了?”
“这个不能看的,说不准对我们高考不利,我们还是对着大山拜个不是吧!”
“怎么也变得愚昧了?我就不信这个邪!”
山爷看着两位不很懂事的年轻人,只是一味地在吐着烟圈,心里不知道在盘算着什么。
诗曰: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
佛性常清净,何处有尘埃!
心是菩提树,身为明镜台。
明镜本清净,何处染尘埃!
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
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!